当前位置: 首页 >> 

石东平-20200907.jpg

石东平,男,教授,重庆潼南人,1964年12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学术骨干,重庆市物理学会理事,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3月起任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8年7月起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经理,2011年12月起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正处级),2014年2月起任新材料技术研究公司党总支书记、副经理,2016年2月2023年3月任电子电气工程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经理。

长期从事《力学》、《电磁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固体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主讲工作,业务精良,课堂教学富有激情,教学技艺娴熟,教学效果优秀。

研究方向为电磁场理论、广义相对论与引力场理论,先后在《PhysicsReviewD》、《物理学报》、《Optik》、《激光杂志》、《重庆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原子分子物理学报》、《大学物理》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SCI、EI收录。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强引力场中Proca光的频移效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国家973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主持和参与公司产品改革课题多项。

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ElectromagneticresponseofaGaussianbeamtohigh-frequencyrelicgravitationalwavesinquintessentialinflationarymodels,Phys.Rev.D67,2003,104008-1~104008-17,SCI收录

2、高斯束谐振系统对引力波频率和方向的选择效应,物理学报,2006年10月,SCI、EI收录

3、静磁场中双极化态弱平面引力波对高斯束的扰动能量,物理学报,2003年第11期,SCI收录

4、WidebandElectromagneticCoupledEllipseLTCCAntennaforKaBand,ICMTCE2009(2009年微波技术与计算电磁学国际会议),EI检索(Accessionnumber:20104913467800),ISBN978-1-84919-140-1,2009,P14-17。

5、单极化态线性引力波场中Proca光的频移,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7期

6、Melvin磁宇宙中Schwarzschild黑洞外部区域的电磁场能量动量张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荷磁矩中子星外部的电磁场能量动量张量,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ElectromagneticResponseforHigh-FrequencyGravitationalWavesintheGHztoTHzBand,Invitedtalkat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gh-FrequencyGravitationalWaves,Paper-03-108,May2003,TheMITRECorporation,Mclean,Virginia,USA.http://www.arxiv.org/pdf/gr-qc/0308079.(美国第一届高频引力波会议大会交流论文,2003)

9、Schwarzschild引力场中Proca光线的偏折,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0、变质量质点的动能定理与软绳问题,大学物理,1999年3期

11、非简谐振动对硅晶体肖脱基缺陷浓度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3期

12、InfluenceofThird-orderNonlinearandPhaseVariationsonThirdHarmonicGeneration,OPTIK,2008,119(4):161-166,SCI收录。

13、双层磁性膜自旋波能量耗散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期

14、Y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