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简介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学校负责管理中心的体制建设、实验经费投入、中心建设与运行的宏观指导等。中心主任负责管理中心的建设与教学工作调配实验教学人员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建设目标的实现。近五年来,中心在校、院两级领导下,通过十三五、十四五科学规划,狠抓落实,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持续优化团队队伍结构,保证了中心的科学、健康、规范发展。
中心始终围绕应用型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知识就是力量、实验推动科学、技能决定生存”的实验教学理念,优化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工程训练、学科竞赛“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信息化、现代化实验管理模式,建设理念先进、设备优良、资源共享、管理科学、开放服务、特色鲜明的示范型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秉承“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内涵及质量。近五年来,中心借助专业硕士点申报、市级和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近五年,中心立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3项,出版实验教材1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市级一流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
中心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建设,通过积极引进人才,支持教师外出读博、访学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不断充实、优化团队队伍结构;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能力培训,提升团队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近五年,引进博士11人,支持在职读博4人,组织集中培训5次,培训教师50余人次。目前,中心共有专职、兼职实验教师46名,其中正高级职称6名、副高级职称17名,高级职称占比达到50%;博士20人,占43.5%;中心实验技术人员5人中现有3人具硕士学位,2人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巴渝学者计划青年学者”1人,“重庆市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导12人,“欧汉文电子设备装接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是重庆市级工作室,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是课程思政市级教学名师和团队。培养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专家1名,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校唯一),首席教师1名,优秀主讲教师2名,教学新秀1名;9位教师成为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会委员;助推学校居全国高校教师发展指数同类院校排名第9。
近五年,中心每年承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等10余个本科专业、2500以上学时的实验教学任务;中心支持了21项员工创新创业项目;在中心的指导下,员工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达到293人次、发表论文16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中心在教学成果建设、资源共享与社会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助推了中心的健康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评价。近五年,获得行业学会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各一项,4门课程成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成果建设成效显著;主办或承办“国培计划”等各类培训6次,培训人员近200人次,开展科普和文化传播活动21次,服务社会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