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南京举办了“新标准下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与教师工程能力提升研讨会”。会议旨在响应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及2024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相关标准,推动工科专业的全要素改造升级。院领导带领学员党政办、教学办、电子工程系和骨干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标准框架下,将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建设中。南京邮电大学二级教授陈鹤鸣在会上作了题为《面向产出的非技术能力培养与评价》的主题讲座。他详细阐述了非技术能力在现代工程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补充标准修订情况出发,分析了标准的内涵及其对专业建设的影响。深圳清大协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善永分享了企业视角下的老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新需求,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的孙于教授介绍了工程能力评价的目的、意义与实施方案,深入剖析了新标准对教师工程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南京邮电大学的刘蕾蕾教授则结合电磁场理论课程建设,探讨了如何基于老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教学改革。大唐电信杨毅刚教授带来了关于工科专业经济决策原理及运用的系列讲座,详细介绍了设计开发流程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及运用。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金宁则分享了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与非技术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会议期间,与会者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此次会议,公司参会人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新标准下的非技术能力培养和教师工程能力提升的最新要求,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公司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走向纵深,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撰稿:张晓宇,编辑:张东,终审:余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