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公司李鹏副教授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领域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6-05 17:32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 浏览: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李鹏副教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选派,赴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从事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博士后研究。在合作导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Tony Q.S. Quek教授的指导下,李鹏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为第一单位、通讯单位,在国际知名电子电气类学术期刊Electronics Letters发表了通信感知一体化领域的学术论文 —— Peng Li, Chunlian An, and Mingdong Lei. Max-Min Fairness Beamforming Design for UAV-Enabled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etters. vol. 60, no. 11, pp. 1-6, Jun. 2024.

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ISAC)是构建第六代移动通信Six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6G)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感知一体化集成通信和感知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发射的无线信号在传输、反射、散射过程中所获得的距离、速度、角度等信息,感知并理解物理世界,提供高精度定位、动作捕捉与识别、对象检测与跟踪、环境成像与重构等功能,可应用于人机交互、环境监测、车联网、工业物联网领域。

图片1.png

 

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机载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方法。配备均匀线性阵列天线的无人机发射通信/感知复合信号,在实现多用户下行通信的同时感知潜在的目标。作为通信感知一体化空中平台的无人机飞行高度较高,与通信用户和感知目标之间为衰减较小的视距链路,能显著提升通信性能和感知性能。然而,由于波束成形与无人机位置紧密耦合,使得“感知性能约束下的最小通信速率最大化波束成形设计问题”为一系列难以求解的非凸优化问题。为此,研究团队运用“连续凸近似”和“半正定松弛”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将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得到了高质量的波束成形次优解。根据波束成形次优解设计的波束具有较好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性能

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是研究团队于中科院SCI 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影响因子6.8)发表研究成果之后的又一“电子信息”领域代表性研究成果。


撰稿:李  鹏

编辑:曾令刚

终审:余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