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工园地

公司老员工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广安市邻水县

发布时间:2017-07-11 23:19作者: 浏览:

寻梦伟人故里  增长知识才干

——公司老员工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广安市邻水县


    为响应团中央号召,增强青年学子知识本领、拓展学习视野、了解社情民意,7月8日至10日,由公司与软件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联合组成的“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小平故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观音桥镇,在观音桥镇政府、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老员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走进农村社区,服务基层群众

    7月9日恰逢观音桥镇赶集日,小分队联合镇团委一大早就在该镇兴华社区居委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当地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

    公司和软件工程学院的师生为乡亲们开展家电维修、电脑维护、软件升等义务服务活动。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师生为过往群众免费发放环保袋,宣讲节能环保知识。小分队成员还深入到场镇的各条街道向居民和赶集乡亲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电子垃圾处理、农村电商普及、农村水资源保护、防网络电信诈骗等知识,还深入居民家中详细了解生活情况。文理师生们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精神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好评。


走进田间地头,考察精准扶贫

    邻水县观音桥镇大安村资源匮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较差,2014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该村党支部书记贾超同志在向社会实践小分队简要介绍了大安村的基本情况后,以精准扶贫项目“黄金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重点就该村脱贫攻坚作战体系、政府政策帮扶、产业发展举措、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情况等作了详细讲解。贾书记带领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察看了黄金柚的种植和生长情况,参观了广安市第一家“互联网+”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师生们结合专业知识,就该智能灌溉系统的网络远程控制、灌溉施肥功能优化、信息收集与反馈、土壤温度检测、太阳能供电等方面向贾书记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走进基层支部,学习党建经验

    观音桥镇大安村2014年开始扶贫攻坚,预计在2017年底脱贫摘帽。该村为何能够在短短的三年内统一思想、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并取得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带着这个问题,实践小分队在大安村党支部找到了答案。贾超书记带领大家参观了大安村人民调解室、图书资料室、农民卫生室、支部活动室及农民夜校。在支部活动室,师生们仔细翻阅了大安村党支部工作手册、党支部计划总结、党员发展材料、流动党员管理材料、党费收缴与使用材料、党员民主评议材料、支部“三会一课”材料、党员结对帮扶材料、党员表彰与违纪处理材料、党员思想汇报与谈心谈话材料以及精准扶贫各类台账。师生们被看到的景象所震撼,纷纷为大安村党支部和贾书记点赞,认为该支部思想认识到位,基础设施齐全,工作执行有力,工作方法独特,材料规范严谨,是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典范,是基层党支部探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的优秀案例,值得学习、思考和借鉴。


走进伟人故居,传承革命精神

四(走进伟人故居传承革命精神)(2).jpg

    “如果没有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怀着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崇敬之情,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0日来到广安市邓小平故里,瞻仰了邓小平铜像,参观了邓小平故居。师生们在参观中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波澜壮阔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深刻感悟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奋斗一生的曲折经历。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老员工,要更多体会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要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邓小平理论、思想和精神,从身边小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